CN
EN
当前位置:首页 > 创新 > 京博N1N模式
N1N模式的创新内涵
立德树人是京博N1N模式育人的根本任务

2017年,京博启动校企合作“1520工程”,围绕15所核心院校、20 所中心院校,共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圈,并向国内外其他重点院校、重点专业拓展。


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国家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,助力高质量发展。

“京博 N1N 模式”是什么?
  • N

    顶天的 N

    成为 N 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实训与科研转化基地

  • 1

    产业平台

  • N

    立地的 N

    促进社会 N 个产业

    共融、共创、共享、共赢

N1N产教融合的社会价值

京博通过模式共建、人才共育、科研共创,以此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进而“为客户生产满意商品、为社会培养有益人才”。

在硕博人才的科研共育上

以创新育人才,以人才促创新,依托布局全国的科创中心,面向高校硕博人才开展“定向”或“非定向”的科研共育模式,培育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和预备队,打造服务产业科技发展的新生力量。

在工程/应用技术/经营管理人才的产教共育上

基于教育部提出的 “四新建设”等要求为指引,从学校的培养方案、课程设计上即融入产业实践,打通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,以此提升学生的交叉学科思维、复杂问题解决能力、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双师型队伍的赋能。

职业技术人才的产教共育上

围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,创新实践了“招生即招工、岗位即课堂、劳动即学习、师徒即师生、毕业即上岗”的“五即”模式,注重学生职业素养、职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培育,提升职教学生的专业技能。在N1N建设过程中,京博联融世界500强企业和高校共建特色Cosplay场景、VR沉浸式场景、理实一体化场景、工厂场景,构建“教材、教官、场景”三位一体的特色育人模式,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。

以教促产、以产助教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
延伸教育链、服务产业链、支撑供应链、打造人才链、提升价值链
创新人才培养路径
创新人才培养路径

“引企入教”,推进启发式、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和合作式、任务式、项目式、企业实操教学等培养模式综合改革。

提升专业建设质量
提升专业建设质量

紧密对接产业链,实现多专业交叉复合;推进培养单位与行业产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,共同开设实践课程,共同编写精品教材。

开发校企合作课程
开发校企合作课程

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,设计课程体系、优化课程结构,用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/实操/实地教学。

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
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

强化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、产品研发、成果转化、项目孵化等工作,共同完成任务,共享研究成果,产出一批科技创新成果。

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
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

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,开展师资交流、研讨、培训等业务,建设成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培养培训基地。

打造实践实训基地
打造实践实训基地

构建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 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,建设一批兼具生产、教学、研发、创新创业功能的实训实习基地。

学训“京”彩
N1N产教融合的特色成效

京博N1N模式运行以来,已承接来自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、 大连理工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天津大学、东南大学、山东大学、华东理 工大学、北京化工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、武汉理工大学等百余所高校的10000余名师生在京博的平台上学习实践。校企间搭建起了可持续的人才供应链体系,形成人才练兵场;高校学生通过在京博的N1N学训,开眼界、 长见识,有效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。


100
+
合作高校
10000
+
高校师生
30
+
省部级平台荣誉

目前,京博已与百余名老师合作开展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、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;与天津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、西安交通大学等开展了省部级新工科项目;与大连理工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、吉林化工学院等高校共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、现代产业学院。


京博 N1N 模式获得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。教育部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先后来司考察京博 N1N 建设。京博入选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、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、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大学生实习示范基地、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绩效评价优秀单位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“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”典型案例等30 余项省部级平台荣誉。

荣誉